本站公告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首页
资讯
教与学
教学资源
精品资源
高考真题
中考真题
分类汇编
购物
在线考试
好域名
收购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创建
时间:2014-08-18 23:23:48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人
陈靓 余江韬奋学校
摘 要:本文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做了总结和概括,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观点,试图抛砖引玉,找出一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 初中
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教学情景的设计师。创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即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要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创立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自主创新教学环境正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教育需要技术支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为历史的发展所证实。正是由于造纸和印刷术的支持,才有今天的教科书,它是现行的教育离不开的。录音录像语音教室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电视广播卫星通信则为实现远距离教学提供了技术保证。由此看来,在信息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介入教育更是不可避免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即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以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由于学习的模式、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认知的主体位置,这就不仅有利于建构意义的形成,而且非常有利于建构意义的保持。
当我们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始终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理应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应唤醒学生的主体,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并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创建出真正的教学目标统一的学生课堂。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经过不断的探索,建立了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如下图),作为实验研究的基本模式。
这样的模式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现代教育技术全过程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发现、探索、表述,直到意义的建构;而教师除了与学生共同创设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境,提供学习线索以外,还需要在必要时点拨学习,指导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指导者。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属性——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位置,教师对此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为保证学生学习顺利推进,必须要使电教媒体的学习功用尽可能丰富起来,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高涨起来。这种高涨,不是指一般课堂上学生能圆满回答问题、完成练习,而是能够沿着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线索自由攀升,能够在教师提示下,自主自我反馈,自行弥合学习的不足与差异,让一个学生的学习智慧,
成为集体所共享的学习成果。实践证明,运用该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确能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实践探索
㈠.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
1.传统教学,糊涂的“讲堂”
现在我们在课堂里传授的各科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课堂教学就是把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教给开始认识的学生。众所周知: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是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认识结晶,充满分析推理的理性思维形式。而人类认识的开始阶段则充满着混沌、模糊以及伴随而来的诸多矛盾、冲突,甚至痛苦。无数事实证明:人类认识某个新事物,接受某个新概念经历了多么曲折而又漫长的道路。但这一切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都被严格的逻辑筛选得一干二净,看不到半点踪影了。我们的学生正是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认识是以形象思维为其主要特征的。什么“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对他们来说简直象天方夜谭一样。正因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导致教师“滔滔不绝”、“津津乐道”;学生却“迷惑不解”的比然结果。问题就产生在自己已经学过多遍且又教过多遍的教师往往很难体察一个初学者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新知识时可
能产生的种种错误和误解,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教和学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学生怎样思维?学习怎样进行?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知之甚少所造成的盲目性。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赢得主动,因此教学的全部科学和艺术就在于解决好两种不同认识方式的接口和匹配的问题。
2. 现代媒体,变“讲堂”为“学堂”
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一支粉笔”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必将大大提高课堂信息传输的效率,足以帮助我们把一个颠倒的课堂颠倒过来。比如:数学是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抽象,所以数学教学中更应引入多媒体教学。在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先显示实际中的抛物线如篮球运行的轨道、桥拱的横截面示意图等。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来自于我们身边,如何抽象成数学中的抛物线呢?从学生已有知识“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图象”中找到知识的增长点:满足二次函数y=ax﹢bx﹢c(a≠o)所有自变量和对应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轨迹是什么?用《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当场制作出动点的轨迹,测量出长度,观察数值的变化,学生抽象出的抛物线数学定义。这样,通过把“数”和“形”的潜在关系及其变化动态地显现出来,使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从而很自然地抽象成数学知识。
㈡.唤醒学生的主体
人是能动的个体,学生的学习和个体的发展如同人的身体的成长一样是机体自组织的过程,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代替不了的。但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另一个颠倒和角色错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的“填鸭”,课堂的“满堂灌”、“一言堂”,一切由老师说了算。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当成一个个简单的容器,可以任意灌注,任意填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教师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疲惫不堪,而学生这一批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源却被白白地闲置和浪费,教师则由于寡不敌众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在我们对“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构建学生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中,应特别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改革。我听过这样一堂数学公开课,该课件是用《3DS》制作,《AUTHORWARE》连接的。整堂课,教师没写一个字,全部由电脑和幻灯展示,教师只动动鼠标、播放幻灯片。练习时,学生错了,电脑发出一种怪声音;对了,声音悦耳。教师原本的讲解变成电脑的播放,课堂上似乎也挺热闹。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 “辅助”的地位不能变.无论电脑有多么强的交互性,“人机对话”决不能代替“人际对话”。 教学过程是十分复杂、细腻的过程,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必将把“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引向反面。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社会更需要智力型的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他们将面对迅速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他们应该有更强的自信心与能力以应付挑战,应该有坚实的基础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他们的学习任务是终生的。从教育的角度看,教学生学会学习比教学生学会某个具体内容显得更加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
考试
过后不久就被忘得一干二净的知识没有任何意义,使大多数学生屡遭失败并扼杀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更是有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强调:“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遗憾的是,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恶学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使课堂显得毫无生气,学生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大,缺少学习动力,懒于思考问题。不少学校出现了教师家长干着急,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反而不着急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自学。例如,数学的某些内容,借助计算机学生是能够基本通过自学学会的。例如,初三几何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我们尝试了学生两人一组用一台计算机互助讨论式地自学,取得较满意的
[1]
[2]
下一页
1
/
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
; 下一篇: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 突破教学重难点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优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WAP
| |
【推荐网站】:
小题大做
|
好米店,买到就是赚到!
版权所有:
EDUY.NET
© 2006-205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阳光数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50 阳光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06877号